|
【水泥行业】“让我们一起走出迷局”——推动纸面石膏板产业理性创新与合理竞争 |
【shuinixingye】2018-1-18发表: “让我们一起走出迷局”——推动纸面石膏板产业理性创新与合理竞争 ■本报记者毕德鹏“染色护面纸”的泛滥无疑是目前纸面石膏板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据悉,按颜色区分,市面上出现的染色护面纸多达几十种,几乎每个品牌的纸面石膏板都有其独有的颜色。护面纸厂诉苦:“生产 “让我们一起走出迷局”——推动纸面石膏板产业理性创新与合理竞争■本报记者毕德鹏 “染色护面纸”的泛滥无疑是目前纸面石膏板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据悉,按颜色区分,市面上出现的染色护面纸多达几十种,几乎每个品牌的纸面石膏板都有其独有的颜色。 护面纸厂诉苦:“生产染色纸与本色纸利润一样。” 纸面石膏板企业声讨:“事实证明染色纸面石膏板并不能成为夺取市场的利器,倒是成为了扰乱行业的毒瘤。” 经销商质疑:“色彩与功能挂钩的营销方式为什么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 消费者恐慌:“‘功能’纸面石膏板的保证在哪?用颜色区分的‘别墅专用’、‘儿童房专用’纸面石膏板真的靠谱吗?” 在这个没有受益者却有受害者的迷局中,所有声音都在表明一个事实,更让人们看到了走出迷局的曙光。 正视“小问题”是走出迷局的第一步 “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纸厂对染色纸的问题描述得很形象,也很清楚,但是当纸厂接到染色纸订单后依然会生产,可见不是纸厂不明白,而是即使明白了为了维护市场份额,也得耗下去。 纸面石膏板生产企业大同小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是说的,是做的,如果有需求我不生产,岂不是失去了市场。” 从双方的纠结不难看出,问题不在“染色纸”,而在于其所代表的市场需求与市场份额。 这不仅让记者回想2014年以前的全国水泥行业。彼时,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贵州武陵山区随手划就是过千万吨的产能,内蒙古乌海地区百万吨级的需求市场,却堆积着千万的产量……而彼时的水泥企业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玩命生产,亏损是家常便饭。面对水泥产能过剩、采暖与生产双叠加带来环境问题,国家发布了“北方采暖季水泥错峰生产”政策和“去产能”的工作主基调,一扫水泥行业多年来的积弊与颓势。 但还是绕不过去的疑问,对于已经持续了三四年“染色”的问题,石膏板行业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水泥错峰的政策?对此,纸面石膏板企业颇有“自知之明”:“我们的行业太小了。” 这并不是纸面石膏板企业自谦,近年来,关于纸面石膏板产业的相关政策屈指可数,强制性政策基本为零。而在记者调研期间,询问行业专家关于染色纸的问题时,得到最多的是“这不重要”的结论。可见行业“小”,无论问题有多严重,依旧跳不出行业管理者对“小”的理解。 实际上,解决“小问题”是走出迷局的第一步。在市场走访中,记者发现很多纸面石膏板经销商将普通染色纸面石膏板以功能性纸面石膏板的价格出售,同时“头龙”“泰一山”等贴靠大企业品牌的现象也尤为严重,而这些品牌产品均为染色纸面石膏板。商家追逐利益可以理解,然而用这种方式达到目的置消费者于何地? 染色纸,仿冒功能性纸面石膏板,贴靠大品牌,误导消费……仿佛一个多米诺骨牌形成的链条,而这个链条终止于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企业的重视与正视,防止小问题演变成未来行业、甚至是民生的大问题。 纸面石膏板行业需要“真”创新 在记者调研中,对于染色纸面石膏板也有推崇的声音。“染色纸面石膏板对产品创新和行业的差异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调研中,专家告诉记者,有利益才有争端。争端频现并不是坏事,这表明了我国纸面石膏板行业的快速发展,还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充分竞争下的中国纸面石膏板企业,还有推动行业变革的心态。但关键是如何变革呢? 面对日益饱和的市场,产品创新、差异化竞争确实是企业打开市场、形成竞争优势、实现高速发展的手段,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提到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宽容“探索性失误”,要为创新者容错,要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但是,认为染色纸面石膏板所谓的“色彩创新”,差异化发展,则是完全无视“符合行业整体利益,推动行业发展”这一大前提,自称“创新”的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是打着创新牌子的一种“懒人模式”。将护面纸换个颜色,产品就成了“绿色环保、儿童房专用”。多几层包装,普通石膏板就成了抗压、抗撕裂的高科技产品。不难看出,将“彩色石膏板”作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成果,差异化竞争的砝码,而形成了小群体,不仅阻碍行业的发展,更误导了行业创新的方向,也导演了“行业的恶性竞争”。 创新动力来源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唯有可运用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创新产品,才算是真正的创新。以建筑材料来说,以前秦始皇时代用砖瓦盖房,后来开始用钢铁盖房,现在我们建筑领域已经研发出了用不锈钢盖房,不锈钢盖房子万年坚固,而且节约环保,这才是真创新。“容错机制”会为真正的创新者撑腰,但绝不是乱创新、胡作为的“尚方宝剑”,更不是逐利者的托词,彩色石膏板竞逐市场的借口,从长远来看“染色”的创新毫无价值,也误导了行业的创新发展方向。 市场监督靠的是“有效手段” 从2013年至今,“染色纸”已存在了四年。四年里,石膏板行业几乎很少看到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关于石膏板护面纸的具体要求、标准和规范法规几乎找不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才是目前纸面石膏板行业的症结所在。 2017年,水泥错峰生产迈入第四个年头,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相当于获得了一把“尚方宝剑”,加之环保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水泥行业也有利用错峰生产改善供需局面的需求,由此错峰生产大范围推广。水泥错峰生产让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内水泥企业有效减少产量,从而改善供求关系,保证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可见行业的有序发展,取决于行业发展是否有章可寻,政策是否“合体”。 其实,染色纸问题的起始在于石膏板产品的区分与认证,从最早的浅绿色耐水石膏板、粉红色耐火石膏板到如今的五花八门的颜色,导致“有颜色的就是功能性的,有颜色的贵得合理,贵得靠谱”,石膏板产品也在这种行业自发形成的“染色区分机制”下越跑越偏。因此要解决染色纸和彩色石膏板问题,就要从认证机制上下手,量身制定政策。 据兰州日报报道,兰州开始试行产品源头追溯机制,比如在酸奶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清楚地查询到手里这瓶酸奶的各种生产原料、出厂检验等相关信息,可以详细到原料生牛奶的生产、运输和加工时间,看清白砂糖的来源厂家等。兰州关于保障食品安全的做法为破解“纸面石膏板染色迷局”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 得益于“互联网+”模式,建材行业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行业大数据的构建中。依托大数据平台,纸面石膏板行业可建立产品进行实效认证与反馈的机制,例如将纸张来源、原材料供应商、工序、检验、经销商、应用项目等信息汇总在每块石膏板特有的二维码上,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清楚地知道该产品的特性与应用去向,从而取代落后且问题频出的“染色认证”。 在建立并推动实效认证与反馈机制的同时,纸厂和石膏板厂应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染色护面纸市场清退工作”的强制性措施。媒体要建立对染色纸和彩色石膏板的曝光平台,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保证政策合理有效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一起走出迷局”。 编辑:丁涛 瓷砖相关 水泥价格 假水泥 水泥工业 厨卫行业 行业论坛 (【shuinixingye】更新:2018/1/18 2:29:06)
![]() |